近日,英迪教育集团执行董事杨丽、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校长李裕光一行来我校进行考察交流,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兴财热情接待了来宾,希望教育集团高级副总裁吴建伟、国际部综合部部长王静思陪同考察。 考察团一行先后走进地勤实训室、机房、英语课堂、蒙台梭利实训室等进行实地参观,二级学院专门同志分别进行了讲解,交流团对学校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表示赞赏。 参观结束后,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会上,希望教育集团吴建伟副总裁对交流团一行来川考察交流表示热烈欢迎。于兴财同志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情况,表示希望以本次交流考察为契机,未来双方能够在学术交流、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访学、学生研学等方面继续不断深化合作,取长补短,持续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旅与经贸学院、信息与应用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及国际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本次活动。
2023年09月28日 了解更多>
为进一步深入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我校师生员工对艾滋病的认识,掌握更多的艾滋病防治知识,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近日,由后勤处主办、校团委协办的青春飞扬,健康无 “艾”防艾讲座在崇州校区小剧场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成都艾青春防艾宣讲讲师邱千月老师到校宣讲,后勤处、校团委、学生代表共180余人参加本次讲座。 讲座上,邱千月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她强调了性行为中正确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以及避免与未知血液接触的风险。 除了传播途径的介绍,邱千月老师还向同学们详细解析了艾滋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她提醒同学们要保持警惕,一旦出现持续性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艾滋病的相关检测。同时,她也强调了艾滋病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手段,包括抗病毒治疗、支持性治疗以及心理支持等。 通过此次防艾讲座,同学们不仅增加了对艾滋病的认知,还学到了预防艾滋病的实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同学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对共创文明、平安、和谐、健康校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023年09月27日 了解更多>
为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近日,我校校团委在绵竹校区9教报告厅组织开展“辅导员好书分享”主题活动。学校党委书记周世伟、副校长李忠民、副校长段御宇、校长助理杜文秀出席活动,教务处副处长曾锐、校团委副书记尹艺霏、各二级学院院长、各级总支书记、校团委全体工作人员及青年师生代表参加分享会。 分享会现场 副校长段御宇致辞 首先,副校长段御宇致辞,在引导全民阅读工作中,我校各部门各单位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吸引师生积极参与阅读。“经典润泽生命,好书伴我同行”读书月活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阵地作用,引导全校师生从阅读历史文献中萃取历史精华,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锐意进取、担当有为;遇“荐”经典,愉“阅”青春——我是好书推荐官读书月活动,巧制创意书签,让阅读变得更有仪式感;“书香溢校园”读书游园会活动,将文化知识与娱乐活动相结合,以趣味闯关的方式带领师生重温传统文化,感受经典的魅力。 随后,刘发明、孙思敏、李凤婷、朱红伟、刘映吾五位老师依次向大家推荐《吃掉那只青蛙》《法治的细节》《小王子》《生死疲劳》《城南旧事》等经典书籍,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入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心得体会和对自己的启发。大家畅所欲言,他们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从育人初心出发讲述对学生工作的热爱与执着,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刘发明老师推荐《吃掉那只青蛙》 孙思敏老师推荐《法治的细节》 李凤婷老师推荐《小王子》 朱红伟老师推荐《生死疲劳》 刘映吾老师推荐《城南旧事》 校长助理杜文秀总结 最后,校长助理杜文秀总结讲话,她对在场教师提出几点希望,第一,以经典阅读为底,立德修身,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开展工作;第二,以专业阅读为用,奉献担当,积蓄强大的知识力量,以润物无声浸润式的方式来践行“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第三,以科学方法为径,持之以恒,“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读书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勤奋”和“坚持”是必不可少的。读书关乎个人成长,更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更需要坚持终身学习理念。 本次活动旨在以“书香校园”建设推动“书香社会”建设,有利于培养师生读书的良好习惯、扩大知识获取面、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2023年09月26日 了解更多>
按照《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都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级就业创业补助资金使用有关问题的通知》(成人社办发〔2022〕138号 ) 文件精神,即日起开始2024届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申报工作。 补贴对象 我校2024届毕业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且积极主动求职的同学。 (一)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 (二)脱贫残疾人家庭毕业生; (三)建档立卡脱贫家庭毕业生(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 (四)残疾毕业生; (五)特困人员中的毕业生; (六)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 申报学生在毕业年度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记录的,不列入补贴对象,求职补贴每人只能享受一次(同时具有多重身份类别的,不重复享受)。 发放标准 按每人1500元标准,一次性发放。 申报材料 通过“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或“四川省学生资助管理系统”中资助管理学生有效数据项目进行查询,导出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建档立卡脱贫家庭毕业生(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名单列表信息,由院校学生管理部门签章后统一作为申报补贴证明材料,无需再由学生本人提供,此类学生只需提供基础材料(申请表2份、身份证复印件2份、学生证复印件2份、社保卡复印件2份)。 申报毕业生信息在学生资助管理系统中未查询到的需由申报毕业生本人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一)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 由申报毕业生本人提供生源地或户籍地街道(镇)以上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社会(民政)事务部门出具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明材料(含低保证)。 注: 1.证明材料需注明“低保”或“最低生活保障”字样,并注明政策认定有效期或年审信息,不得以模糊化用语代替。 2.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证明载明人员中应包含申报毕业生本人,申报毕业生不属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证明材料的载明人员,但与证明材料载明人员在同一户籍且具有直系亲属关系,需额外提供户籍证明。不在同一户籍但与证明材料载明人员存在直系亲属关系的可由申报毕业生本人出具书面承诺。 3.低保证明载明人员非申报毕业生直系亲属但对其存在法 定抚养义务的可由申报毕业生出具书面说明,补贴申报时(申报学年当年或毕业年度)须处于政策认定有效期。 4.低保存折(注明资金流水信息属性:低保)同等适用以上条件,低保最新领取时间须在申报学年当年或毕业年度。 (二)脱贫残疾人家庭毕业生 由申报毕业生本人提供生源地或户籍地街道(镇)以上人民政府或县级及以上扶贫(乡村振兴)部门出具的脱贫人口或脱贫人口家庭证明,并附家庭成员中直系亲属残疾证。注: 1.证明材料中需注明“脱贫”字样,不得以模糊化用语代替,并明确脱贫人口、脱贫家庭认定有效期或当前认定状态。 2.脱贫人口为申报毕业生本人或残疾人员需提供相互之间的家庭直系亲属关系证明。 3.以脱贫人口家庭证明材料作为申报材料的,证明材料中需明确说明申报毕业生及残疾人员均属同一家庭直系亲属成员。 4.补贴申报时(申报学年当年及毕业年度)处于脱贫人口、 脱贫人口家庭认定有效期或证明出具当时状态须为脱贫认定有效状态。 5.家庭直系亲属成员残疾证明包含第三代残疾证(卡)信息页面复印件或《残疾证》或《残疾军人证》复印件(含首页、照片页及残疾等级页),未持有残疾证(卡)的需提供县级及县级以上残联出具的《残疾证明》。 (三)建档立卡脱贫家庭毕业生(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 由申报毕业生本人提供生源地或户籍地县级及以上扶贫(乡 村振兴)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注: 1.证明材料需明确“建档立卡脱贫”字样不得以模糊化用语 代替,证明材料需明确申报毕业生属于建档立卡脱贫家庭。 2. 申报毕业生名字不在建档立卡脱贫家庭证明材料载明人员中,但与建档立卡脱贫家庭证明材料中载明人员在同一户籍且具有直系亲属身份的,需额外提供户籍证明。不在同一户籍但与建档立卡脱贫家庭证明材料载明人员存在直系亲属关系可由申报毕业生本人出具书面承诺。 3.证明材料载明人员非申报毕业生直系亲属但对其存在法定抚养义务可由申报学生本人出具书面承诺。 4.建档立卡脱贫家庭证明材料需注明建档立卡脱贫家庭认定有效期、年审信息或出具证明时当前认定状态,以上信息须处 于本学历就读期间。 (四)残疾毕业生 由申报毕业生本人提供本人的第三代残疾证(卡)信息页面复印件或《残疾证》或《残疾军人证》复印件(含首页、照片页 及残疾等级页),未持有残疾证(卡)的需提供县级及县级以上残联出具的学生本人《残疾证明》。 (五)特困人员中的毕业生 由申报毕业生本人提供本人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或提 供生源地或户籍地街道(镇)以上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社会(民 政)事务部门出具的申报学生本人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明,证明材料需注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认定有效期或出具证明时当前认定状态,以上信息须处于本学历就读期间。 (六)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 1.无法提供贷款合同的可使用电子网签页面截图,截图需要载明贷款时间、贷款人、获批时间等主要信息。 2.毕业生本人在学期间获得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需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合同主要信息页面,页面需载明贷款时间、贷款 人、获批时间等主要信息,不能提供贷款合同可提供相同载明信 息的电子网签截图。 3.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人为学生家长的,需提供户籍证明。以上材料需带有“国家助学贷款”字样,不得以模糊化用语代替。国家助学贷款核准批拨日或贷款期信息须处于本学历就读期间。 业务流程 符合条件的2024届毕业生向所在院校提出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申请;经所在院校初审、公示后无异议的,由所在院校集中申报相关申请材料;经崇州市就业局审核符合申领条件的,由市财政局按规定将资金发放到学生个人账户。 注意事项 1.申请表请联系辅导员索取; 2.申请材料请严格按照要求整理、上报。
2023年09月25日 了解更多>
为进一步加强防震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宣传,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逃生的能力,近日,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在绵竹校区操场进行了防震消防疏散演练。学校执行校长罗琴、副校长杨云、学生处处长王林、安保处处长佘怀川、安保处工作人员、部分辅导员及学生参加演练。 上午10时,一阵阵急促的哨声拉开了防震消防疏散演练的帷幕,在听到哨声后,老师们迅速引导教室内的学生快速疏散,有序撤离到学校操场的安全地带,随即各班级清点人数,并层层向上汇报,整个演练过程迅速而有序。 安保处高老师强调演练纪律和要求,并对此次演练进行了现场点评,指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希望参加演习的人员们都高度重视起来,认真对待每一次演练。 安保处高老师讲话 执行校长罗琴讲话 最后,执行校长罗琴对此次演练进行总结,她讲到,防震消防演练是学校人才培养和安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实操演练让同学们了解疏散的路径和逃生的方法,提高同学们的防范意识。生命诚可贵,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希望全体师生能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时时警醒,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此次防震消防疏散演练增强了学生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提升了各类灾害发生时学校各级组织在报警、疏散、抢险、救助等方面的快速反应及处置能力,有利于切实提高学校在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
2023年09月24日 了解更多>
传法治之音,做时代新人。近日,在成都市司法局指导下,崇州市政法委、崇州市依法治市办、崇州市司法局、崇州市教育局联合驻崇高校开展的2023年秋季学期“法治校园行”普法教育活动走进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崇州校区。 党委书记周世伟致辞 学校党委书记周世伟教授代表学校致辞。周书记指出,当前社会转型,全球经济总体下行和此前新冠疫情压力叠加,人们生活水平遭遇重大考验,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成员,也深刻影响、塑造着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思想。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搞好高校法治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确保其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学法明是非曲直,守法辩正邪善恶。希望我们广大师生将学法、守法、用法作为我们日常的行为自觉,切实通过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 开门传声,接力学法。主席台上,三位法治先锋打开法治之门,带领大家近距离走进法律,展示着法治长城的坚固与宏伟,表达着“学‘习’语,明法理”、“学法律,知敬畏”的态度与心声,并带领全体人员发出了“强国复兴有我”、“走好法治人生路”的共同倡议。 在本次活动中,还设置了法治飞花令环节,执法如山、不二法门、正身明法、约法三章……三个小组的同学们踊跃抢答包含“法”字的成语,气氛活跃。 现场互动、法治博览,激发了同学们的学法兴趣,让他们懂得了如何识别、防范校园贷、帮信罪、电信网络诈骗、兼职陷阱等涉法涉案现象。 同学们纷纷表示,参加这项活动增强了法治意识,培养了法治思维,提升了法治素养,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崇州市司法局局长杨成毅,学校副校长谢桂兰,党委副书记于兴财及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2023年09月22日 了解更多>